Loading...

孕媽必知國際趨勢!幹細胞改善早產併發症



在台灣每10位新生兒就有1位早產兒(註1),許多研究顯示,壓力愈大的孕婦,早產的風險愈高,尤其長期處在高壓狀態的孕婦,身體血液循環、內分泌、荷爾蒙都會受影響,讓胎兒無法獲得正常的養分供給,也可能導致子宮收縮讓孩子提早報到。另外,本身也是早產兒的孕媽咪、以人工受孕有多胞胎,或在懷孕期間經常有陰道出血者,也都屬高危險族群,應特別注意。

我的寶寶是早產寶寶嗎?早產常見併發症

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滿20週,但未滿37週出生的嬰兒。除了考量懷孕週數,同時也會考量出生時體重,根據統計資料顯示,胎兒體重大小與存活率的關聯性如下:出生體重500~750克,存活率約50%;750~1000克,存活率約85%;1000~1250克,存活率約95%;1250~1500克,存活率約96%以上。 這些嬌小、柔弱的早產寶寶,存在各種問題與疾病風險,因此,在懷孕期間應該審慎預防早產,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。導致早產的危險因子,大致可分為母體因素、胎兒因素。早產兒因器官不成熟而產生許多問題,常見的併發症包括:呼吸功能異常、心血管功能異常、壞死性腸炎、視網膜病變等,其實大部分的早產併發症皆不容易治療,必須有醫護人員和家長的悉心照料,才能順利健康成長。

治療早產併發症新希望

以往治療大部分採維持體溫恆定、提供濕度調節、保持呼吸順暢、熱量的給予、營造良好環境、進行肌膚接觸。隨著各項研究證實日益明確,讓全球更加肯定臍帶血回輸所帶來的好處(註2)。由於早產兒臍帶血量少,國內外已有許多透過臍帶、臍帶血混合移植的成功案例,可克服臍帶血幹細胞數量上的先天限制。

來自新生兒的臍帶血(富含造血幹細胞&免疫細胞)及臍帶中的Wharton's Jelly取得的(間質幹細胞)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、較高的增殖潛能、自我更新以及顯著的免疫調節特性,已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(註3)


註1 衛生署2016年統計資料  
註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,AAP  
註3 Courtney A. McDonald, 2016 
註4 Pediatric Research, 2019
新聞來源: Yahoo新聞


*報名準爸媽教室: http://re.piee.pw/A5DFN

*孕釀幸福:888方案

*認識早產兒:

認識早產與幹細胞的應用
○ 早產兒呼吸狀況觀察
 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

*透過動畫了解儲存幹細胞與認識早產兒:

○ 認識「早產」讓寶寶住好住滿
○ 臍帶血大冒險
○ 
一起認識間質幹細胞(臍帶)的重要性

BIONET Corp.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