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家研發出治療先天性唇顎裂(俗稱兔唇)的新方法,利用臍帶血中的幹細胞,成功讓患者長出新的顎骨,未來有望發展新療法,患者不需依賴骨塊移植,從而減少手術次數。
來自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(Bogota)聖何塞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,利用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,可以讓「兔唇」患者從新長出顎骨,帶來醫學界的新突破。
研究人員在過去10年來,在9名病童身上進行實驗。案例包括一名在胎兒時期已確診「兔唇」的女病童,研究人員在她出生後不久,抽取她的臍帶血雪藏,並在她5個月大時進行手術,將臍帶血中的抽取的幹細胞注射入她缺少了顎骨的上顎位置,結果她成功長出新顎骨,而該位置的牙齒也能正常長出。研究人員之後跟進該病人5歲時的狀況,發現她的顎骨有「良好的厚度」,亦即是該病人日後不需再接受其他手術。
「兔唇」患者未來可能有新治療方法。(互聯網)
現時的「兔唇」患者可能需要從身體其他部份移植骨塊填補顎骨位置的裂口,但風險不低,此項實驗的成功意味將來患者不需依賴骨塊移植。
「兔唇」患者的嘴唇生長不完整,上唇出現缺口,缺口甚至會向上延伸至鼻子,唇裂可以在一側、兩側,或中間出現,部份患者會同時出現裂顎,亦有患者只出現裂顎,影響說話和飲食。